优秀典型

东南大学2018年最具影响力毕业生提名奖-王楠

时间:2018-05-28浏览:2724

[个人简介]

王楠,汉族,199512出生,中共党员,交通学院交通工程专业2014级学生。曾获江苏省交通院奖学金多伦科技奖学金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第二届江苏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江苏省大学生智能交通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等;东南大学“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从一窍不通到无所不能

不知不觉,大学就进入了尾声。四年前,初次来到南京这个陌生的城市,我背着行囊顶着烈日,走进了东南大学的校门,走进了我的大学生活,迷茫而又满怀期待。回忆起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我有时感觉这四年好短好短,短得还来不得及好好享受、尽情挥霍,就一下子走到了尽头,有时又觉得四年的时间好长好长,长到足以让我尝试各种想要尝试的事物,一次又一次从零开始突破自我。

  从科研菜鸟到全国一等奖

  科研对于初入大学的我来说可谓遥不可及、高深莫测,但我觉得科研也是大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科研一窍不通的我并没有望而却步,反之,我的选择是迎难而上——不仅要做项目,还要做负责人。于是我从联系导师、建立团队开始做起,按部就班,步步为营。

作为组长,我在项目组队阶段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项目对编程的要求比较高,于是我将眼光放眼到其他专业,编辑了一条“队友招募广告”,非常幸运地收获了两名分别来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专业的队友。然而小组五个人来自三个不同专业,交流产生困难是难免的,我们每次讨论都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给他们讲解项目进行所用到的交通理论知识与原理,也需要花时间去了解他们可以通过软件实现的功能与效果。尽管如此,我依旧坚持每个月至少当面讨论一次,配合线上讨论和电话交流,才得以让项目艰难却顺利地进行下去。为了能从指导老师那里获得指点,我常常带领组员奔波在九龙湖与四牌楼之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项目不仅成功申报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并在一年半的努力下顺利结题,答辩等级为优秀。

我对科研的探索并没有止步于此,我想将我们的研究成果搬上更大的舞台,让更多的学者了解我们的研究,于是我选择带领团队参加交通科技大赛。

201612月的第七届东南大学交通科技竞赛是我们项目在大赛中的第一次亮相,第一次站上讲台与众多科研大神同台竞技,比起激动而言,我内心更多的是紧张于不安。我始终相信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于是我不去想别人有多强大,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完善项目和准备答辩中去。校赛的结果给了我一个惊喜,我们的总成绩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开心之余我们并没有因此而骄傲、止步不前,因为我深知这并不是结局,而是全新的开始。经过一次一次不厌其烦的修改完善和一轮又一轮的比赛答辩,我们的作品于20173月在城交院杯第二届江苏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的讲台上以A组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一等奖,并最终于20175月登上了上海同济大学的决赛答辩现场,并以小组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国赛一等奖。

决赛的筹备过程中,我们本以为作品经过省赛的打磨已经比较成熟。然而当我们把准备好的国赛材料发给指导老师审核时,作品说明书竟被以满满的批注打回修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如果想让作品在国赛这个更高的平台上崭露头角,一定不能安于现状,不能满足于当前的成绩。在紧张的准备过程中,我们突然发现IC卡刷卡数据时间与标准时间有偏移的现象,这会影响数据匹配的准确性,最终导致瓶颈识别的可靠性降低。为了修正数据偏移产生的误差,我们轮流熬夜,从手动修正数据开始做起,终于在两个晚上后及时发现了数据偏移的规律,找到了修正时间误差的方法。距离国赛还有一个月,每个成员都十分疲惫,老师也一次次提高了对我们作品的要求,但我们依旧坚持着。每次满怀信心上交的作品被指导老师以满满的批注打回修改时,尽管备受打击,但想到国赛的舞台上,我不仅仅代表的是课题小组,更代表了东南大学,我们一定要让评委老师和外校同学通过我们的作品看到东南大学的学生止于至善的科研精神。每每想到这里,我便默默加紧了前进的步伐。

在队友的陪伴和鼓励下,我熬过了这段艰难的时光,站在领奖台上,回想起数不清的熬夜甚至通宵的夜晚,回想起一次次讨论到深夜里锁门阿姨清脆的钥匙声响,回想起比赛前夜试讲十遍后疼痛的喉咙,感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通过国创项目和交科赛的历练,我最大的收获不是能力的提升,而是找到了在科研方面的自信,每一次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更加强劲的对手,我都可以调整心态,化压力为动力,稳定发挥,沉着应答。科研对我来说不再遥不可及,不再神秘莫测,我逐渐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也可以从对科研的一窍不通,通过不懈努力登上科研竞技的领奖台。

 从零基础到叱咤舞台

  我在大学里,除了对科研的不懈追求,还有一份热情和执着是属于舞台的。

作为一个对舞蹈零基础的舞蹈团团员,大一时我被戏称为“腰硬三人组”之一。虽然没有什么基础,但我一直觉得为自己的兴趣付出努力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深夜排练到11点也是常态,哪怕很累也是快乐的。于是就这样跳着跳着,痛并快乐着,大二开学时我竞选成为JOIN舞蹈团副团长。

大二一年里,我除了自己跳舞,更多的时间是和搭档一起负责带着新团员排练并参加院级校级的各大晚会,跳舞对我来说已经不仅仅是兴趣,更多了一份责任,在要求别人的同时也逐渐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两年下来,我对舞蹈的热爱并没有消减,并且我想靠自己的力量为更多有兴趣有梦想的人提供学习的平台和展示的舞台,于是我通过竞选有幸成为JOIN艺术团副团长。在大三一年里,除了负责节目排练和演出,我有了更大的责任,也有了更多机会去尝试新的事情,比如协调艺术团各个部门的工作,策划一场艺术团的颁奖典礼,担任一次晚会的主持人等等。这一年里我尝试从台前走到幕后,每次经历都让有机会去探索未知的领域,从一窍不通到游刃有余。

进入大四,我始终坚持自己对于艺术的这份热爱。为了纪念吴健雄先生对东南大学科研做出的贡献并欢迎新生的到来,学校计划表演大型历史剧《吴健雄》,在这部面向全体大一新生的大剧中,我有幸出演剧中主角吴健雄这一重要角色。话剧于2017916日至18日,连续三天为全体新生巡演。

任务来的很突然,剧组从成立到正式演出,仅仅有19天的排练时间,当时我们都觉得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最后我们还是突破了自我。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话剧,又身负重任,很多东西都要从头学起,台词的发声技巧、面部表情的控制、人物情感的表达、演出节奏的把控等等。我特别幸运能有导演、专业指导老师以及团内老戏骨的指导和帮助,他们一步步带着我表演,不仅让我的演技有了很大的提升,也让我充分感受到了话剧艺术的魅力。

排演话剧的过程中,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走进吴健雄先生,走进那个战乱的年代,我不仅对她执着、勇敢的科研精神深感敬佩,被她的家国情怀深深打动,更被她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通过对剧本的不断推敲与表演的不断深入,她的爱恨情仇也逐渐渗入我的身体中,我能感受到她身体里巨大的力量。她对于我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更是一个感情细腻、有家国情怀的有血有肉的中国女人。

看到吴健雄先生对科研全身心地投入,我感觉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吴健雄曾对她的恩师劳伦斯说过,物理科学已经不再是她的兴趣,而是她的生命,每每说到这句台词,我都不禁热泪盈眶。我要把吴健雄作为楷模,在科研中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在生活中坚强勇敢、积极乐观。

尼采曾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起舞意味着追求自己的梦想,让大学的每一天都发挥它的价值,它的光,它的热,要活得有朝气有活力。大学四年里,我凭着对艺术的热爱,从舞蹈零基础到参加演出近20场,累积排舞30余支,从话剧零经验,到19天塑造女主角,在焦廷标馆连续演出3场。一次又一次从零开始,挑战自己,追求梦想。大学告诉我的是,只要努力,零基础零经验也可以在舞台上不疯魔,不成活。

 从一窍不通到无所不

  大学的神奇之处就在于除了那些你必须要做的事,你有足够的空间去做你喜欢的事。大学给了我很多选择,很多梦想,很多看起来遥不可及的东西,但只要勇敢尝试并全力以赴地坚持下去,你会发现很多属于你的成就虽说是在意料之外,但也都在情理之中。

人生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努力可能会说谎,但努力不会白费。也许你和我一样,不是个天赋异禀的人,但请相信只要你勇敢地向自己发出挑战,一次次全力以赴,为之坚持,并坚持到底,你也可以突破自我。

从对科研的一窍不通到站上全国交科赛的最高领奖台;从对舞蹈的零基础到排演出风格各异的精彩节目;从对话剧的零经验到撑起《吴健雄》女主角的重任;从对办活动的一无所知到独立策划一次晚会,组织一场活动……从一窍不通到无所不能,仅仅隔着你的勇气和行动。

  

[师长点评]

王楠同学不仅学习成绩优异,科研成果丰硕,还积极投身学生工作,培养兴趣特长。她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勇于担当、积极进取和不懈追求的优秀品质,这种止于至善的精神鼓舞着东大学子更加坚毅的行走在前进的道路上。

交通学院副院长 陈峻

  


版权所有@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南大学路2号交通学院 邮编:211189

邮箱:seutc_official@126.com

    欢迎关注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