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听邓学钧老师讲述东南大学道桥奠基人“五老”故事

时间:2019-04-25浏览:2364

2019422日下午,中国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邓学钧老师莅临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在秦霞书记和陈怡书记的陪伴下邓老师参观了新交通大楼,对学院现阶段和未来的建设工作表达了肯定和希冀。随后邓老师在交通大楼115室与来自交通学院2016级本科生党支部的学生代表、2018级新生代表进行了座谈。同时参会的还有交通学院各年级辅导员老师。

活动在关于院史建设的问题中开始。邓老师对院史建设表示非常赞同,认为院史建设可以让后来者知道学科的建设经历、发展思路,从而少走弯路,而且这些鲜活的例子对师生都是激励和振奋。邓老师也提出这是必须持之以恒、而不能一蹴而就的工作,必须要大量调研、客观公正,而且一定不能偏离人才培养这个核心。随后邓老先生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当年道路桥梁专业的“五老”,即戴居正、刘树勲、余立基、方福森、方左英五位老先生。这五位先生都是那个时期的拥有海外教育背景的高学历人才,经历了从中央大学到南京工学院几十年的风雨变迁,然而依然几十年如一日坚守一方讲台,始终不渝。可以说正是有他们的努力耕耘,才有了新中国的道路专业。邓老为大家介绍了戴居正教授筹建实验室的奔波、刘树勲教授致力南京城市建设的努力、余立基教授担任京杭高速总监时的情景、方福森教授手术后坚持每晚学习的场面和方左英教授从年轻时参加一二九运动开始把一辈子奉献给国家的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同学们透过邓老的回忆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那一辈知识分子的不慕荣利的风骨和为国为民的精神。

随后邓老师回忆了自己从美国留学回来之后担任道路教研室主任的经历,以及后来筹建交通运输系的曲折过程。那个时候的道路教研室,没有博士、没有经费、没有项目、不受重视。面对一无所有的局面,邓老制定了教研室五年规划、劝说老教授出面招生、为筹建实验室四处奔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只是为了给学科发展争取到更好的资源,真可谓鞠躬尽瘁、呕心沥血。

听完邓老的叙述,同学们都深感今日交通学院的辉煌与邓老为代表的几代人的奋斗密不可分。学生代表徐昭辰问邓老师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让这些老专家们在那个时代能有这样一种拼搏的劲头。邓老师告诉大家,实际上这是一种人生哲学,是世界观。人活在世界上,不是为个人。每个人都在自己某一个岗位上,事业不分高低贵贱。道路桥梁,尽管是个传统学科,它也是一个学科,要搞好都不是那么容易的,都是要全力以赴的,所以必须要有为这个学科奋斗的精神。邓老指出,年轻人要有一种使命感,如果在科研上有一点进展,这就是非常高兴、非常欣慰的了。老教授对道路工程这么兢兢业业,就在于他们愿意为这个学科、为这个事业,用他终身精力去做工作,再苦再累也愿意去做。而且他们看到交通行业内涵是很深的,要做好是很不容易的,特别现在现代化交通。所以要做好它不是三言两语,要有一批人,大家团结一致,目标明确,共同奋斗,才能取得成就。再有就是他们是对党和国家的忠诚,热爱国家这个是最基本的。这些老教授见过国家的苦难,感到这种苦难不能延续、不能重复。因此年轻人要从根本上来学习他们的目标理念、人生观。

在谈到交通学院独立建系30周年时,邓老师欣慰地指出交通运输系成立到后来整个交通学院发展是比较快的,而且跟上了国家的前进的步伐,这样的成就在国内来讲也是不多,而且是很不容易取得的。但邓老师也提醒大家一方面看到这些成绩,还要冷静的看待目前存在的问题。如果不看到问题,就会自满、就会停止前进;但是如果只看到问题,就会失去希望,那就要失败。所以要客观全面地看到问题,鼓励自己去取得新的进展,就又可以往前跨一步。座谈会的最后邓老师语重心长地鼓励同学们积极锻炼身体,有好的身体才能为国家做贡献。邓老告诉同学们,如果能够把自己人生的观点,建立在为国家、为民族振奋的高度,就会自觉地去要求自己锻炼身体、有强壮的体魄,也不会沉溺于无意义的娱乐。

此次座谈会给了老师同学们一个和邓老深入交流的机会,深切感受到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义匪浅。

文字:徐汪祺



版权所有@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南大学路2号交通学院 邮编:211189

邮箱:seutc_official@126.com

    欢迎关注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