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基本情况
(1)学生在校人数
表1 交通学院2020年在校学生人数
年级
生源 | 17级以前 | 17级 | 18级 | 19级 | 20级 | 合计 | 总人数 |
本科生 |
| 301 | 319 | 302 | 299 | 1221 | 2546 |
硕士研究生 | 10(含4名留学生) | 4(含2名留学生) | 254(含1名留学生,38名东蒙) | 318(含28名留学生,58名东蒙) | 323(含4名留学生,80名东蒙) | 909 | |
博士研究生 | 96 | 54 | 67(含3名留学生,8名非全) | 95(含1名留学生,19名非全) | 104(含13名留学生,16名非全) | 416 |
注:2020级本科生按工科试验班(土木交通类)进行招生。
(2)招生情况
本科生招生情况:2020年本科生实施大类招生,我院所在的工科试验班(土木交通类)施行“管理院系”模式,大一学年的教学教务和日常管理分别由交通学院和土木学院负责。交通学院共负责299名学生的管理,含工科试验班(土木交通类)298人,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1人。其中,省内35人,省外264人,香港1人,澳门5人。
研究生招生情况:2020年招收硕士研究生323名,其中学术型硕士141名,专业型硕士182名(包含80名莫纳什-东南大学联合培养班专业型硕士,4名留学生)。
2020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04名,其中春季入学33名,秋季入学71名(含13名留学生和16名非全日制博士)。
圆满完成2020年学校综合评价、招生宣传、招生录取等任务,组织近60名专业教师前往浙江、镇江等地招生宣传,组织7人次教授赴中学开展科普讲座,向2所中学授牌“东南大学优质生源基地”。
2. 学工队伍建设
学院以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为核心开展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打造优质学工团队和培养基地,积极为学校学工队伍输送优秀人才,近年来培养的专兼职辅导员数量与队伍质量居全校前茅,2020年输送了4名流动助教上岗,新选拔2名免试研究生担任流动助教,推荐一名往届毕业生担任专职辅导员,推荐6名优秀研究生赴团委、吴健雄学院、法学院等单位担任兼职辅导员。倡导在和谐、活泼的工作氛围中,以美入善,以爱育人,用扎实的工作来培育学生,服务学生。
2020年我院围绕东南大学青年辅导员做“有效度的思想引领,有温度的成长服务”的主旨,承办东南大学“你的青春我作伴”青年辅导员欢送活动,从辅导员两年工作经历中提取典型的案例,牵头拍摄微电影《追光·贰拾肆》,展现辅导员对学生的全方位陪伴、引领成长成才和师生相处之中的感动故事,向全国高校师生体现东南大学青年辅导员的良好精神面貌。
表2 交通学院2020年辅导员工作室立项情况一览表
序号 | 工作室名称 | 主持人 | 选题方向 |
1 | 样板创建工作室 | 周文娜 | 思想引领及党建团建 |
2 | “引航”工作室 | 张 航 | 职业生涯发展及创新创业教育 |
表3 交通学院2020年学工团队获批课题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立项人 | 课题来源 | 项目号 |
1 | 基于MBTI人格心理学视角的 毕业生择业分析 | 曲 栩 | 东南大学“润心计划”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分中心建设项目 | 无 |
2 | 家国情怀视角下《思修》课程专题化设计与探索 | 张 航 | 辅导员思政工作精品项目 | 2020JPXM010 |
3 | 以“ 学生党支部书记讲课”为载体的大学生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培育计划 | 周文娜 | 辅导员思政工作精品项目 | 2020JPXM028 |
4 | 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驱动的高校学生主动管理模式 | 罗 磊 | 辅导员思政工作精品项目 | 2020JPXM029 |
5 | “三全育人”背景下辅导员思政工作与日常管理创新思考 | 金 雨 | 辅导员思政工作精品项目 | 2020JPXM030 |
表4 交通学院2020年学工团队出版专著/发表论文一览表
序号 | 论文题名 | 作者 | 级别 | 出版社/刊名 |
1 | 大学生的时间管理 | 罗 磊 | 专著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2 | 李济平传 | 李勖晟 | 专著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3 | 数字化时代高校学生管理育人模式变革的思考 | 罗 磊 | 省级 | 中阿科技论坛 (中英文) |
4 | 志愿服务实践对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影响性分析_以D大学为例 | 张 航 | 省级 | 青年与社会 |
表5 交通学院2020年学工团队参加培训一览表
序号 | 培训内容 | 参加人员 |
1 | 教育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使用培训班 | 周文娜 |
2 | 全省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网络培训班 | 罗 磊 |
3 | 高校就业指导师TTT-2培训 | 曲 栩、罗 磊、张 航 |
4 | 2020江苏省高校新任辅导员岗前培训 | 刘泽宇、何逸凡、李 莹 |
5 | 东南大学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能力提升(第二期) | 刘泽宇、何逸凡、李 莹 |
6 | 2020东南大学新教师入职培训 | 刘泽宇、何逸凡、李 莹 |
7 | 2020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 刘泽宇、李 莹 |
表6 交通学院2020年学工团队获奖一览表
序号 | 获奖名称 | 获奖人员 |
1 | 2019江苏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 张 航 |
2 | 江苏省“2020师说新语”十佳精彩案例 | 张 航 |
3 | 东南大学“初心”奖教金 | 周文娜 |
4 | 华为奖教金 | 罗 磊 |
5 | 东南大学“优秀团务工作者” | 周文娜 |
6 | 东南大学优秀班主任标兵 | 许崇法 |
7 | 交通学院优秀班主任 | 学工团队:周文娜、吴曾晗 专任教师:田馨、胡靖、上官明、董侨、宋晓东 |
8 | 东南大学“优秀团委” | 学工团队 |
3.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
(1)学生党建工作
2020年学院党委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教育培养方针,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结合起来”,重点加强学生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和组织力建设,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以党日活动为抓手,以支部建设和党员发展培养为核心,做好党员发展、教育与管理工作,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n疫情防控期间党团支部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
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召开党团学生干部视频会议,策划开展线上主题党团日活动;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为武汉加油;将专业知识与疫情防控工作相结合开展防控宣传,开口罩文明”行动倡议;线上观看“央视元宵晚会”,一起致敬最美逆行者;创建打卡群组(毕业设计、阅读、考研复试、“疫”日之计在于晨等),引导学生积极度过健康充实的假期和在线学习生活;发起“‘疫’起线上来答题”智慧脑力挑战活动,科普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相关知识等活动,提高“交通人”的责任意识。此外,还开展了“我和你”戮力同心、共克时艰——全国样板党支部线上主题活动、聚“交”抗疫,共克时艰——交通运输类本科生党支部诗朗诵活动、“抗疫情,践使命”系列主题党日活动、“防疫有我·爱卫同行”主题党日活动等。
n党员发展、教育与管理工作
严把党员发展关,做好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工作。截止2020年12月底交通学院共有学生党员785名。2020年发展学生党员162名,转正学生党员163名。
2020年学院举办党校培训1次,召开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培训10余次;各支部因成立、换届、发展、转正等召开支部大会80余次;开展各类主题支部活动20余次。
指导学生党支部积极落实支部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的职责,积极开展理想信念、家国情怀等学习教育,各支部以党员自学、党小组专题讨论、支部大会集中学习、听党课等形式开展。全体本科生党员参加校党委学工部组织的“永远在路上”红色讲堂,每月一次;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支委参加校研工部组织的“不忘初心”大讲堂,每月一次。
n党支部规范化建设
指导学生支部规范化开展“三会一课”,各支部认真撰写党支部学年/学期工作计划,支部建设目标明确、任务清晰、执行有力,活动记录详实。
学院塑优秀立标杆促支部建设“提质增效”,教育部第二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积极探索新时代党支部工作规律,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工作实效,通过东南大学“样板党支部”验收。
学院党委继续完善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党员教育培养模式,将志愿服务纳入入党积极分子考核体系,印制《志愿服务登记手册》,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志愿服务,提高党性修养。针对积极分子专门召开志愿服务动员会,指导他们参与社区服务、参与科普宣讲、参加社会实践,其中,学院与南京守望自然科普中心、成贤街社区等单位合作,成立“自然翻译员”志愿科普团队等志愿服务团队,开展“我们生活在南京”长江生态科普志愿服务项目、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等,引领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普通学生成长,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荣获2020江苏省生态文明实践挑战赛一等奖(共19969个项目参赛)、东南大学第二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第一名等荣誉。2020年下半年累计针对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组织开展志愿服务40余场,其中研究生谢欣欣同志因其在团省委举办的“向最美逆行者致敬”活动表现优异,被评为省“优秀志愿者”。
n组织力建设
学生支部重视内部凝聚力建设,充分利用多渠道多平台积极开展引领、宣传、服务工作,扩大党支部影响力。积极申报“领航工程”东南大学本科生党支部精品项目,并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有年轻人特色的支部活动。
继续开展“新时代青年说”学生党支部书记讲党课党建工作品牌项目,2020年结合“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宣传,以“弘扬爱国主义·厚植家国担当”为主题,运用学生支部书记讲党课引领并推进新时代学生党支部建设,开展16场39位支部书记讲党课,荣获江苏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东南大学“最佳党日活动”一等奖等荣誉,并代表东南大学参加江苏省高校党建工作典型案例的评选。截至目前,我院已开展34场共计74位学生支部书记/党员骨干讲党课,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支部的交流学习,切实提高了学生党员骨干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2020年学院共有3项主题党日活动通过“领航工程”东南大学本科生党支部精品项目,其中1项考核优秀(共8项);新立项5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2项,立项数量连续三年居全校第一。
2020年本科生党支部荣获东南大学“优秀本科生党支部”2个(全校共10个)、东南大学“优秀本科生党支部书记”2名(全校共20名)、东南大学“优秀本科生党员”6名(全校共56名),各项获奖数均居全校第一。
表7 交通学院2020年“领航工程”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等级 | 考核/立项 | 负责支部 |
1 | 我和你-微纪实系列 主题党日活动 | 重点项目 | 优秀 | 交通运输工程本科生第二党支部 |
2 | 青春如此多交 | 一般项目 | 通过 | 交通运输工程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
3 | “同侪话引领·互助共成长”学生党员联系宿舍朋辈交流系列活动 | 一般项目 | 通过 | 交通运输工程本科生毕业班第三党支部 |
4 | 新时代青年说:话初心 | 重大项目 | 立项 | 交通运输工程本科生毕业班第三党支部 |
5 | “青春如此多交”——杰出校友回访交流系列活动 | 重点项目 | 立项 | 交通运输工程本科生毕业班第二党支部 |
6 | 画好山水画,筑路庆百年 | 重点项目 | 立项 | 交通运输类本科生党支部 交通运输工程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
7 | “JOIN师生汇” | 一般项目 | 立项 | 交通运输工程本科生毕业班第一党支部 |
8 | “助人·筑梦·铸魂”——“我们生活在南京”长江生态科普志愿服务项目 | 一般项目 | 立项 | 交通运输工程本科生第二党支部 |
表8 交通学院2020年学生党员/团队党内获奖一览表
序号 | 获奖名称 | 等级 | 数量 | 获奖人员 |
1 | 江苏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 | 不分 | 1 | 学生党支部 《学生党支部书记讲党课》 |
2 | 江苏省生态文明实践挑战赛 | 一等奖 | 1 | 学生党支部《“助人·筑梦·铸魂”——“我们生活在南京”长江生态科普志愿服务项目》 |
3 | 东南大学“样板党支部”验收通过 | 不分 | 2 | 交通运输工程本科生第二党支部 道铁硕士生笃行党支部 |
4 | 东南大学2018-2019学年 “优秀本科生党支部” (全校共10个) | 不分 | 1 | 交通运输工程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交通运输工程本科生第二党支部 |
5 | 东南大学2018-2019学年“最佳党日活动” | 一等奖 | 1 | 交通运输工程本科生第二党支部等 《学生党支部书记讲党课》 |
三等奖 | 1 | 交通运输工程本科生第一、第二党支部 《“不忘革命路,重走长征桥”主题党日活动》 | ||
6 | 2019-2020学年研究生“最佳党日活动” | 一等奖 | 2 | 交通学院岩土桥梁硕士生明德党支部 《学习总书记寄语,感悟时代担当》 |
交通学院交规硕士生明德党支部 | ||||
三等奖 | 3 | 交通学院交通综合硕士生明德党支部 《“青春新时代,志愿我先行”》 | ||
交通学院交通工程系博士生第一党支部《“居家科研,共克时艰”》 | ||||
交通学院道铁硕士生明德党支部 《不负伟大时代闪耀青春之光——学习总书记寄语精神展现青春担当》 | ||||
7 | 东南大学2019-2020学年优秀本科生党支部书记 | 不分 | 2 | 李雅琦、万志杨 |
8 | 东南大学2019-2020学年优秀本科生党员 | 不分 | 6 | 汤俊卿、李莹、郑千里、胡锦蓉、刘雪宁、张科扬 |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20年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立交通强国志,筑科技报国路”为人才培养理念,结合“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宣传,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n全力推进大类融合:2020年,我院秉承“立足培养、打破壁垒、促进融合”的理念,探索土交大类虚拟学办学生管理机制,强化大类思想引领,促进学院文化融合。无论是“别开天地”的土交大类迎新、或是同在一个宿舍围合中共同成长的日常生活,亦或是学科前沿的共同探讨、土交导论课的相得益彰,交通学院和土木工程学院合力打造独属于土木交通类同学们的大类培养与大类文化,在体现不同学科特色与风采的同时凸显大类文化、彰显学院特色:2020年大类迎新,我院与土木学院共同迎新,携手将土木交通类的独有文化与别样温暖传递给土木交通类的每一位新同学;大类评奖评优,共同讨论制定《土木交通大类本科生评奖评优工作细则》并据此开展评奖评优、协同工作;“在藝起”土交艺术团新成员联谊晚会,温馨活泼的大类文化影响了土木交通类的每一位同学,为同学们的大学生活赋予了更多色彩。
n创新推进“师生融合”、“本研融合”育人体系改革。为加强学院师生间交流联系,拓宽沟通平台,自2020年9月起每周举办JOIN师生汇。以学生与学院交流为主线,围绕学院新闻、学生生活、师资介绍等方面展开,加强学院与学生间交流联系,加强同学与老师、学生与学院的交流与融合,真真切切地参与到学院管理中来,为学院师生提供双向交流平台。
n以艺术团为载体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文化先锋作用与引领辐射效应。2020年JOIN艺术团面向全校新生连续三天献上原创大剧《红日初升》,反响强烈;《红日初升》导演17级本科生张赛煜接受《江苏教育报》采访并登顶头版;受我校军训承训部队临汾旅邀请,JOIN艺术团帮助临汾旅排演参加军旅大合唱比赛。
n学院承办研究生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先生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邓文中先生来校作报告并和东大学子亲切交流,活动紧密贴合国家“新基建”战略背景,以交通学科知识为讨论主题。院士讲座深入浅出地为学子们讲解了交通领域的最新成果和知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行业使命感,在国家发展新形势下激励学子们积极探索新知,提升综合能力,为成为建设交通强国的领军人才不懈奋斗。
n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落实“有温度的教育”,加强校友师生联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开展东南大学“相伴”校友师生互动系列活动:何欢、马涛、刘志远、熊文、王昊、李志斌六位年轻老师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分享成长经历。
n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积极落实《东南大学中层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方案》,积极与学生班级结对,深入学生班级,均为本科生上《形势与政策》课程,关爱学生成长,为学生解决问题,全面提升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工作态度,把思政工作贯穿培养教育全过程。
n积极挖掘学生中的优秀典型,发挥榜样力量,弘扬青春正能量,引领学生成长。2020年5月,举办交通学院2019-2020学年“红五月”表彰大会,表彰为学院增光添彩的优秀个人与集体。获奖集体和个人分享工作中的收获与故事,传扬在工作中追求完美及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今年因为疫情,首次采用线上直播形式。
2020年,东南大学茅以升团支部荣获“江苏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2017级茅以升团支部荣获“东南大学国旗团支部” 提名;交通学院团委荣获2020年度东南大学“优秀团委”、东南大学“优秀学生会”、“优秀研究生会”称号。
4.学生管理
2020年学院继续对各种工作规范和流程进行梳理细化,修订完善《交通学院学办工作制度汇编》。按年级工作、党团建设、服务管理、学生活动等内容分类,制定学生工作质量保证体系相关制度并据此开展工作,规范学生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以学生为本,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
(1)疫情防控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和主要学生干部提高责任意识,把防控疫情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做,身体力行、坚守岗位、快速响应,认真做好防疫安全宣传和教育管理工作。
疫情期间,辅导员和班主任第一时间将学校各项规定和政策传达到每位学生,依托年级群、班级群、问卷网等平台,通过助管、班长、党支书、团支书等学生干部,全面摸排和跟踪学生防控信息,精细统计、精准掌握,确保每日报送数据最新、最准确、无遗漏。针对休学、离校延长的本科生,辅导员一对一每日定点联系统计;针对超期、长期不在学校的研究生以及留学生,通过建立微信通知群、短信、邮件、电话等方式,每日了解掌握学生动向和健康状况。辅导员与每一位学生“交心”打电话,做好政策宣传和心理疏导,跟踪了解学生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帮助学生渡过难关。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面向年级的东南大学线上课程整理,雨课堂、慕课、超星等平台使用方法,形成“线上学习攻略”,组建以课程为单位的QQ群,保障线上教学有序进行。本科低年级建立学习帮扶群,义务为大一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线上答疑,并提供电子版学习资料。本科毕业班辅导员采取每日随机抽取10个宿舍的方式与宿舍成员视频聊天,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做好毕设,积极参与线上招聘,同时解答学生学习生活上的疑惑。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研究生积极完成线上科研任务。
疫情期间,学院学生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基层抗疫工作:硕士研究生尤星源被社区评为社区“好人榜”、事迹被《扬子晚报》报道;本科生王宇潇被当地义工协会评为“优秀大学生志愿者”。硕士研究生谢欣欣牵头发起全球物资援助倡议,筹集东大人超19万善款,广集全球范围2.2万件物资,定点支援一线医护,展现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
(2)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学院制定了《突发事件管理办法》以及《东南大学交通学院舆情管理办法(试行)》,对各类学生突发事件有应急预案,全年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一般性突发事件均已按规定妥处。
(3)评奖评优工作
学院制定并更新了《本科生奖助学金评选条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研究生校友奖助学金评选办法》等,面对大类管理等新情况,我院牵头出台《土木交通大类本科生评奖评优工作细则》,做好各类评奖评优资助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做到全年零投诉。2020年本科生获得各级各类奖学金(含单项奖、17-18课程奖)为779人次,占本科生总数的63.8%,总奖金额94.615万元。2020年研究生获得各类奖学金1014人次,占研究生总数的107.19%,总奖金额943.2万元。2020年获得校三好荣誉的学生185人,校优秀毕业生40人。
表9 交通学院2020年学生/团队获得荣誉一览表
序号 | 姓名/集体/团队名称 | 所获荣誉 |
Ø 个人荣誉 | ||
1 | 傅子建 | 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 |
2 | 邓涵宇 | |
3 | 余晓虎 | 江苏省三好学生 |
4 | 谢 凝 | |
5 | 陈 会 | 江苏省优秀志愿者 |
6 | 姜 贺 | 征文《光》荣获教育部关工委2020年“读懂中国” 优秀作品展播 |
7 | 谢欣欣 | 团省委“向最美逆行者致敬”活动优秀志愿者 |
8 | 赵嘉悦 | 江苏省大学生交通科普公益作品大赛二等奖 |
9 | 王乐言 | 江苏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舞蹈展演省级一等奖 |
10 | 朱 琦 | |
11 | 蒋永茂 | 2020年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优秀志愿者 |
12 | 郑永涛 | |
13 | 刘逸璇 |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日新月异”一等奖 |
14 | 顾 欣 | “正·青年”2020年东南大学优秀研究生 |
15 | 毕钰璋 | “正·青年”2020年东南大学优秀研究生提名奖 |
16 | 王绍勇 | 东南大学最具影响力毕业生提名奖 |
17 | 刘泽宇 | 东南大学最具影响力毕业生入围奖 |
18 | 刘芷辰 | |
Ø 集体荣誉 | ||
1 | 东南大学茅以升团支部 | 江苏省五四红旗团支部 |
2 | 2018级茅以升班 | “讲好抗疫故事、弘扬茅以升精神”主题演讲比赛二等奖(全国第2) |
3 | 17级茅以升班 | 江苏省先进班集体 |
4 | 2018级硕士4班 | |
5 | 2017级茅以升团支部 | 东南大学国旗团支部提名 |
6 | 交通学院学生会 | 东南大学优秀学生会 |
7 | 交通学院研会 | 东南大学优秀院系研究生会 |
8 | 2019级硕士4班 | 东南大学研究生先进班集体 |
(3)资助育人工作
学院严格按程序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建立统一的档案进行管理,对个别学生因突发家庭变故导致的生活困难,学院通过奖助学金、困难补助和勤工俭学等形式提供帮助,除奖学金外,2020年有189人次本科生获得各级各类助学金,受助金额66.23万元,精准资助达标率100%。
学院规范评选程序,开展感恩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深刻意识到“感恩、诚信、责任”品质的重要性,形成“规范公正-交流反馈-引导反哺”的资助育人体系,引导受资助学生成长成才。
2020年,为了加强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加大学生资助宣传力度、强化宣传效果,深入推进东南大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我院共组织75名学生组成17支家访团队(全校共44支)参与新生家访工作,此外还有42人开展资助宣传工作124次。东南大学2020“暑期家访优秀团队”的10个队伍中,有8个队伍中有交院学子,其中牵头2个。
(4) 特殊类学生管理
学院现有民族生24名、港澳台学生5名、艺术特长生9名,体育特长生9名,筑梦计划26名,贫困专项97名。学院制定了如《民族特招生、港澳台及海外学生管理办法》等各类特殊学生的管理办法,有针对性地关心其学习、生活及心理健康状况,对学业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重点帮扶,解决其实际困难与问题,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性沟通。
开展少数民族学生“相伴”活动,我院测绘工程系田馨副教授,作为少数民族老师代表(土家族),与近10位少数民族学生面对面交流《越努力越幸运》,分享成长经历,引领和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打牢基础,增强专业认同和行业自信。
(5)学风建设与学习困难生帮扶
学院重视年级基础工作和学风建设,各年级通过“两查一课一谈”制度对辅导员查宿舍、查出勤、听课、学生谈话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做好相关的工作记录;学院结合学校文件修订了班主任工作职责和考评条例;制定了《学习困难生(预警生)管理办法》、《留级生管理办法》,坚持通过新生集中晚自习制度、班指导制度、一对一结对重点帮扶、研学部线上线下辅导学习与考前答疑、学籍预警谈话等方式对学习困难生进行帮扶,解决新生适应问题。2020年帮扶预警95人次(上半年66人,下半年29人)2020年创建校级优良学风班4个。
(6)心理健康教育
学院是全校首批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分中心的院系,认真贯彻执行班级心理委员制度,搭建“朋辈关怀”体系,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一般心理问题干预、心理异常学生追踪联系等工作。制定《心理异常学生管理办法》,建立心理异常学生查访制度;定期组织辅导员沙龙研讨,分析心理异常学生案例,交流处理办法。
分中心依托院学生会、研究生会邀请心理学专家开展心理讲座、健康知识普及和心理健康沙龙等活动;搭建学院、班级、宿舍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构建“朋辈关怀”体系,充分发挥群众力量,目标“每一个人都是心理委员”。
2020年,分中心入选创优建设单位,积极向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上报我中心建设信息,配合推动暖心屋建设与润心计划。项目开展以来,分中心开展了受众三百余人的“悦纳进取”主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面向院内班级、团支部、学生骨干、社团等学生组织提供团队建设、心理疏导、认知拓展、行为辅导等心理咨询团体辅导服务计12项;共接受574人次谈心谈话,成功处理学生心理问题48例,有15名同学因为情况严重转至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就医。
疫情期间,分中心开展各项线上讲座、活动,帮助在家的同学们及时调整;并对心理波动学生长期联系、线上走访;返校后,学院继续将文体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采取面对面、体验式的方式调节大学生的情绪与心理。
5.学生培养
学院以“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为培养宗旨,以JOIN学生工作品牌为载体,积极搭建素质拓展、实践创新、职业发展、国际交流等学生自主成长平台,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
(1)素质拓展平台
学院出台《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实施办法》,继续完善JOIN艺术团、JOIN体育俱乐部、研学俱乐部(Wonderful Years课外俱乐部)、琢墨书社等学生社团建设。
表10 交通学院2020年主要体育赛事获奖一览表
序号 | 参赛项目 | 具体内容 | 获奖名次 |
1 | 东南大学“大力杯”拔河比赛 | 团体 | 连续第十二次总冠军 |
本科甲组团体 | 冠军 | ||
研究生团体 | 冠军 | ||
2 | 东南大学环九龙湖自行车赛 | 团体 | 六连冠 |
3 | 东南大学居家素质大赛 | 团体 | 冠军 |
4 | 东南大学迎新长跑 | 团体 | 蝉联八届总冠军 |
男子团体 | 第一 | ||
女子团体 | 第一 | ||
5 | 2020年联盟杯/新生杯 | 网球比赛男子单打 | 冠军 |
网球比赛女子单打 | 冠军 | ||
羽毛球比赛女子单打 | 殿军 | ||
足球比赛 | 亚军 | ||
排球比赛 | 亚军 | ||
棋牌比赛掼蛋项目 | 冠军 | ||
序号 | 获奖项目 | 名次 | 获奖个人 |
1 | 江苏省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男子自选剑术B组 | 殿军 | 白一飞 |
2 | 江苏省高等院校健身气功比赛八段锦普及功法集体赛 | 二等奖 | 李琳华 |
3 | 江苏省高等院校健身气功比赛六字诀普及功法集体赛 | 三等奖 | 李琳华 |
(2)实践创新平台
学院依托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的科研优势,为学生搭建高起点、高水平的大学生实践创新平台,营造大学生科创氛围。将SRTP、东大交科赛、全国交科赛贯通,携手青年教师沙龙与研学俱乐部,创建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机制。2020年本科生591人次参与各级科研项目150项,举办本科生专业素养和研学能力提升系列讲座10余场。在各类竞赛中,获国际级竞赛奖20人次(含研究生5人次),国家级竞赛奖132人次(含研究生47人次),省级竞赛奖85人次(含研究生48人次)。
创新创业实践实现新突破:努力推进学生“双创”工作,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社会效益,在该领域实现了“零突破”。其中“乡路新生——用农村废弃物能源化重塑乡村道路”团队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金奖;“问诊土壤”团队获得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选拔赛省级一等奖。在江苏省第十五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我院《Dr.土壤医生——土壤修复一体化解决方案领航者》项目获评五星级项目并被授予“金种子”称号、《城市交叉口群人工智能信号配时优化控制系统》项目获评四星级项目。
我院研究生刘洋、吕呈参加国际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大会(ACMSIGKDD,简称KDD),经过激烈较量在强化学习赛道中从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余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国际冠军。此外,马克在Deecamp2020人工智能大赛中获得国际级一等奖等。
(3)职业(就业)发展平台
学院强化就业引导体系建设,推进“元平台+双课堂+多阶段”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体系,激励学生“小我”融入“大我”,扎根基层,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大局;完善就业平台建设,强化院系级就业发展协会作用,促进保障机制,优化多维立体就业服务;丰富生涯发展教育内涵,分层分类开展辅导,匹配学生多元成长需求;疫情特殊时期,多途径、多举措精准帮扶困难学生就业。
2020年共发布就业信息500余次,组织举行专场招聘会近100场,参与学生达到1500余人次;建立校友招聘工作交流群,利用校友资源丰富招聘信息渠道,扩充招聘信息内容。
积极营造“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业”的职业选择氛围,号召学生观看前期参与录制林鸣校友的《我的学生时代》节目,学习前辈专注精神;建立交通学院选调生校友微信群,将已毕业的选调生集中,挖掘个人事迹并宣传,传承榜样力量,邀请重点单位、重点岗位校友开展“C未来”、“青春如此多交”线上分享交流会25场,传播影响总人数超万人。在学院的坚持不懈努力下,2020年毕业生赴基层就业项目、事业单位等人数大幅度提升,较2019届增加35人(2019届28人,2020届63人),增长率超100%,居全校第一。前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地区的就业意愿进一步提升。
2020年总体就业率为99.2%,其中本科98.72%,硕士99.6.%,博士100%,未就业的同学均为再次考研、考公或者出国。其中,本科生深造率63.57%,其中国内升学人数占比47.92%,出国深造人数占比为15.65%;有12%的硕士生在国内外继续深造,70.91%本科生和84.02%研究生在国内重点事业单位、高校和政府部门就业。2016级茅以升班100%全部深造,其中25人获得免试研究生资格,进入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读研、12人斩获全球Top 50境外高校深造offer,3人以考研排名前五的优异成绩被双一流建设高校录取。
(4)国际交流平台
学院把“国际视野、多元化、全球责任意识”作为培养目标,积极推进学生的国际化培养。借助学科合作交流平台,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和专家,组织系列高水平专业报告会、讲座与课程;实施跨校跨境的交流项目,包括CSC项目、暑期研习项目、境外竞赛项目;为学生提供到国内外知名大学、企业进行短期实习、学习、研究、参赛和访问的机会。本科生出境学习交流工作有序推进,4位同学赴境外交流学习。第二届中国路桥-东南大学巴基斯坦交通运输工程班有13名研究生线上答辩,顺利毕业,其中7人申请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