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张霁扬,男,汉族,1996年4月生,共青团员,交通学院交通工程专业2014级学生。曾获嚞龙基金奖学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东南大学优秀团干部;曾任交通学院学生会主席,东南大学学生联合会常任代表委员;任江苏发展大会VIP志愿者;参与创立南京“八月古典音乐”沙龙等。
甘于幕后的“领袖”
大学的最后时光里我常感叹来到东南大学有多么幸福:在这个校园里我真正读懂了自己,找到了擅长做的事,得到了受用一生的爱好。大学这几年,经历的成功与失败无法胜数,成长和收获从不会轻轻松松地到来,也唯有静下心,经历过酸、甜、苦、辣,才会有真正美好的回忆,才会有真正内心的强健与飞跃。不断反复和上升的磨砺之中,我越发意识到领袖需要有真情所爱,需要胸怀宽广,需要淡泊名利,方能众望所归。在我的理解中,索取的人不会成为领袖,唯有真心热爱自己的集体,抛弃虚名,发自内心地为这个集体做贡献,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与支持。这份启示于我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促使我把目光完全聚焦在工作本身,以至于我从不主动追名逐利,甚至在主席任期内拒绝一切荣誉。幕后工作之路道阻且长,无论是学生会工作,还是对古典音乐的普及推广,有着一份爱的支持,一切又都自然发生着。
学生会的磨砺
我在学生工作的幕后奉献了四年,学生会经历构成了我大学生活的主线。记得刚进大学时候的自己与现在有着很大不同。那时,属于中学的光环笼罩在身,使我既浮躁又骄傲。中学六年的学生会主席生涯,我不仅是各种大型活动的幕后策划者、学生会团队的建设者,更是歌唱、指挥、主持,几乎每场大型活动都要上台。高二时候的我获得加拿大首位华裔女议员设立的“梁陈明任领袖才能奖”,更是显得逼格倍增。
进入交通学院学生会之后我作为部员接触的第一台晚会是“新老生联欢”。那个背负“光环”的我却受到了强烈的刺激。整场演出,我一如既往地上台献唱,然而部长考虑到节目的影响减轻了我作为“道具工”的任务。我在后台徘徊之余,已被这台活动的头绪之多、现场架构之复杂深深震撼,我第一次意识到一场演出会牵涉到来自几十个不同组织的数百位演员,第一次发现话筒的交接传递有许多学问可循,第一次意识到道具摆放的位置、上下场的时间有那么讲究,我不断问自己:“如果我是这台晚会的总策划,能把那么多环节处理得疏而不漏吗?”
遗憾的是,当时的我并没有信心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看着小伙伴们一脸严肃地忙着,自己却无事可做,我突然间意识到自己要学习的还有太多,意识到曾经的光环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我明白我需要追求的已经不再是聚光灯下光鲜亮丽的自己,从那时起,我逐渐淡出舞台,踏踏实实、专心致志地做一名后台工作者。
后来我做了交通学院学生会文化部副部长,军训小联欢、新老生联欢、“舞所不在之班级集体舞大赛”的初赛和决赛以及2016年最具影响力毕业生评选的现场,一步步走下来,成长也在悄然发生着。作为各项文艺活动牵头组织者的文化部不是一个可以单打独斗的部门,我们主办的每台晚会都是交院学生会团结的体现。大二那年“新老生联欢”落幕时道具组兄弟们“high”爆全场的合影给我很大触动。我之前提过新老生联欢的复杂架构曾令大一时的我望而生畏,然而当副部之后第一个棘手的任务便又是它。没有道具组几十个兄弟几十个小时在焦标的坚守,没有其他副部们毫不推诿地和我共同奋战在一线,就绝对不会有一台出色的新老生联欢,绝对不会有拍大合影时发自内心的喜悦。相信彼时每一位道具组成员已经感受到学生会大家庭并肩作战的情谊,而胜利带来的成就感,属于每一个为之付出努力的人,绝不为一两个人所独有。而这,也是我后来一直努力去实现的。
我刚成为交院主席时接手的是一个组织松散、缺乏认同感的集体,于是我尽一年的努力去打造属于每个人的学生会,让每一位为学生会、学院乃至东南大学默默奉献的同学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肯定。在我的推动下,我们创办内部年会、扩充评奖评优、推送所有成员的生日祝福、报道幕后工作等等,力图重塑每一个鲜活独立的学生会个体,而不是把部员看作是干活的“工具”。经过我们的努力,学生会兼备了家的温馨和强大团队的战斗力,而我在学生会主导的改变也成为交院传统代代相传。
创新的同时,交通学院学生会的传统大型活动也更加精彩。学生会在我的带领下完成了包括第十届“激情四射”大型露天舞会在内的多项活动。激情四射于每一位参与者的影响难以用言语描述,她是青春的盛宴,呼吁我们在日趋冷漠的大学生活中走出宿舍、重新体验面对面最质朴的交往,重新感受青春应有的激情与豪爽。精彩的节目之外,独具特色的中场交谊舞和最后的万人狂欢化解打破了舞台的局限,让全场观众参与进来与演员们一同舞动,这正是激情四射的匠心所在。组织激情四射是我幕后工作的一个巅峰,无论是三次百余人规模的宏大快闪、还是近百条前期横幅、数百张大大小小的海报、倒计时一周时每晚五小时以上的筹备会议…一切都化为舞会现场人声鼎沸的月牙湾广场肆意的青春舞动和灿烂美好的青春笑容。
将幕后工作进行到底,我作为首届江苏发展大会的VIP志愿者一对一服务科学技术部副部长黄卫院士。在西康宾馆为期一周的封闭式训练让我对大型活动的协调与组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白天我们完整排演会议全过程,往返穿梭于江苏大剧院、保利大剧院、青年国际会议中心、江苏乡贤林等地,晚上我们回到宾馆与团省委和省政府接待办的领导们开会讨论方案到深夜,反复推敲打磨VIP志愿者与宾馆、剧院、后勤等多方工作人员的沟通与对接事宜…大会期间有序现场的背后,是无数幕后工作者的汗水。
古典音乐的使者
学生会工作之外,另一个能体现我将幕后工作进行到底的是对古典音乐孜孜不倦地推广。推广古典音乐与学生会工作有着重要的共通之处:两者都来自于不求回报的热爱。“古典音乐使者”的身份立足于东大,平台更加宽广,得以走出校园、走出南京乃至走出中国。
古典音乐并不是所谓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高雅艺术”;相反,她是那样得贴近每个人的内心。大学期间我系统地研究古典音乐,备受感动的同时,也开始向更多的人讲述古典音乐。我在“2015-2016东大跨年演唱会”上作出了最初的尝试——十几位来自SEU室内合唱团的同学们在我的倡议下排演了“歌剧串烧”,我也作为主要演员参与其中。“歌剧串烧”作为零点前的压轴节目反响热烈,古典艺术第一次以如此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现在同学们面前。
受到跨年演唱会成功的激励之后,我进一步将自己对古典音乐的热爱带入到在东大的工作中。我作为工作人员两度加盟东大新年音乐会。2016年我代表校方全程对接斯图加特交响乐团的指挥库比兹女士,在乐团方、经纪公司和学校组织者之间沟通。当我向库比兹女士介绍东大将公益性质的音乐会进行到底的决心时,她深受感动。2017年我参与制定了新年音乐会演出的曲目。走出校门,我参与建立南京古典乐迷沙龙“八月古典音乐”并在已举办的两期活动中担任主讲,沙龙现已与江苏大剧院建立了稳定合作。
走出国门,我积极开展与国际大师的面对面交流,讲述中国乐迷对于音乐的热爱和对古典艺术的理解。这些年与我面对面畅谈的大师包括柏林爱乐乐团总监、现古典乐坛影响力最大的指挥西蒙·拉特爵士,五度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梅塔大师等等,大师们的亲和与修养深深打动了我,也激励着我将这一份修养和热爱传递给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来到古典音乐身边。
一如我的影响力描述 “从不争名夺利却处处留下自己拼搏的身影”,感谢在东南大学的四年,我学会沉下心来做真正有意义的事,能真正通过自己的热爱与努力影响一些人。考研第一是对过去最好的总结,面对未来,我也必当奋勇直前。
[师长点评]
张霁扬同学学习认真,勇于创新,积极开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相关领域的研究。沟通协调能力强,擅于组织各类大型活动,作为学生会主席乐于服务,敢为人先,为交通学院学生活动做出很大贡献。
杨敏 教授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助理,江苏省综合交通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