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队伍

童立元

时间:2019-10-22浏览:5117



基本信息:

童立元,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7512月生,籍贯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中国民主建国会成员。东南大学城市地下空间研究中心副主任、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所属团队:城市地下空间研究团队

办公地点: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交通学院大楼813

联系电话

联系方式101010519@seu.edu.cn

主持/参与国家基金委、科技部、教育部、省市科研课题五十余项;出版专著4本,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申请获得国家专利20余项;参编CECS、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公路学会标准等10余部;获得江苏省、江西省、教育部、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公路学会、南京市科技进步奖十余次,获江苏省优秀地质科技工作者称号等。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土信息分会、地质与岩土工程监测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分会施工专委会、桩基专委会委员,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理事,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轨道交通专委会、地基基础专委会委员等。


研究方向:

  • 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建造与环境安全防控;

  • 城市地下立体交通系统建造与智能运维;

  • 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新技术;

  • 交通岩土测试与灾害控制技术;

  • 地质灾害评价与地质环境修复治理;

  • 地下工程废弃渣土资源化利用技术。


教育经历:

1993.9-1997.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7.9-2000.6,南京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0.9-2003.9,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2009.9-2010.9,英国剑桥大学工程系,访问学者,合作导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Kenichi Soga教授。


工作经历:

2003.10至今,在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地下工程系、岩土工程研究所、东南大学城市地下空间研究中心、江苏省城市地下工程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工作。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装配式方拱型波纹钢地下综合管廊承载机理与安全设计方法研究,2022-2025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软土地下开挖对被动桩水平承载力的弱化机理与安全控制方法研究,2019-2022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地铁隧道的工程灾变机理及控制措施研究,2016-2019

4、南京地铁科技计划项目,双碳背景下工程废弃混合渣土快速碳化固化与资源化综合利用新技术研究与示范,2022-2024

5、南京地铁科技计划项目,临江漫滩区地铁换乘车站超深基坑工程顺-逆组合施工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2022-2024

6、南京地铁科技计划项目,复杂环境条件下富水地层超深地铁交叠车站建造关键技术研究,2022-2025

7、江苏省交通科技项目,江阴靖江长江隧道长江漫滩区高承压水地层长大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2020-2022

8、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项目,城市核心区深大基坑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及施工风险控制,2021-2023

9、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软土地区多源加卸荷环境高铁桥梁桩基承载性能变异及其致灾机理研究,2018-2020

10、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计划项目,富水深厚软弱土地区装配式地下钢结构综合管廊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8-2021

11、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计划项目,江苏地区基桩水平承载力研究,2016-2019

12、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新建工程穿越既有盾构隧道影响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2016-2019

13、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五桥A3标江南工作井正反演分析研究,2018-2020

14、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科研项目,地铁S8南延大桥站基坑施工全空间三维模型、安全预测与全过程正反演分析,2020-2022

15、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项目,应对富水软土区地铁施工耦合效应的建(构)筑物综合保护关键技术研究,2022-2023.


学术成果:

  • 专著:

1、张明飞,童立元等,地铁隧道地下水致灾机理与防控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2

2、童立元等,岩土工程现代原位测试理论与工程应用,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

3、童立元等,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危害性评价与处治技术,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4、刘松玉,蔡国军,童立元,现代多功能CPTU技术理论与工程应用,科学出版社,2013.

  • 技术标准:

1、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公路装配式波形钢箱拱型通道技术规程》;

2、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公路(防腐耐磨)螺纹钢管涵技术规程》;

3、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地下连续墙施工规程》;

4、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装配式钢结构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程》;

5、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螺杆灌注桩技术规程》;

6、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全回收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 期刊论文:

1Xiao, YTong, LYPan, HSExperimental studies on compressive and tensile strength of cement-stabilized soil reinforced with rice husks and polypropylene fibers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22

2Pan, HSTong, LY; et al., Effects of deep soil mixing on existing shield tunnels in soft soil ground,UNDERGROUND SPACE, 2002

3Pan, HS;Tong, LY;Yang, T, Effects of Soil-Cement Mixing Wall Construction on Adjacent Shield Tunnel Linings in Soft Soil, ARABIAN JOURNAL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22

4Li, HJ; Liu, SY;Tong, LY, A numer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soil-pile interaction for the pile adjacent to an excavation in clay,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2022

5Tong, LY; Li, HJ, et al., Lateral bearing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 of piles in the transition zone due to pit-in-pit excavation, ACTA GEOTECHNICA,2022

6Che, HB;Tong, LY; et al., Field investigation on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corrugated steel utility tunnel (CSUT),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2021

7、童立元,李洪江等,基于静力触探试验的基坑开挖卸荷单桩水平承载力损失预测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18

8、马海洋,童立元等,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深基坑承压水风险分析评价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2022

9、车鸿博,童立元等,预制装配式波纹钢综合管廊承载性能现场试验研究,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

10、杨涛,童立元等,堆载及基坑开挖作用下被动桩水平受力及变形响应,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

 

奖励及荣誉:

1、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高精度多功能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体系,2015年度,排第三;

2、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软土地基新型成套加固技术开发研究与工程应用,2012年度,排第七;

3、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高水差、 复合地层内河长大沉管隧道关键技术及应用,2019年度,排第11

4、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工程建设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2013年度,排第七;

5、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富水软弱地层盾构始发到达与穿越群桩关键技术,2015年度,排第九;

6、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基于高精度原位测试参数的高速公路地基规程设计方法研究,2010年度,排第二;

7、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复杂敏感环境条件深大基坑工程新技术研究,2011年度,排第六。


版权所有@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南大学路2号交通学院 邮编:211189

邮箱:seutc_official@126.com

    欢迎关注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