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媒体报道

我院刘松玉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在东南大学121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言

时间:2023-06-16浏览:347

202366日上午,东南大学建校121周年庆祝大会在九龙湖校区举行,校领导左惟、黄如、吴刚、黄大卫、高立国、孙立涛、金石,校务委员会主任助理姚尧,原副校长赵启满出席大会。校友、师生代表近千人参加了大会。会议同时通过官方微博、微信、抖音、B站等同时进行直播,十余万人在线观看。

我院刘松玉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在大会上发言。刘松玉在发言中表示,东南大学始终与国家同命运,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为我国教育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新时代的发展方向。新时代的东大教师们会坚持“四个面向”,竞技国际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加强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理念,争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先生;践行止于至善校训和课比天大、生为首位的教育理念,争当立德树人的践行者。

【刘松玉简介】

刘松玉,东南大学首席教授、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南大学岩土工程学科首席带头人,东南大学未来地下空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东南大学城市地下空间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城市地下空间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

【发言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百载文枢,英豪辈出,世纪传承,韶华芬芳!今天我们迎来了东南大学121周年校庆!非常荣幸我能作为教师代表在这里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东大全体教师向我们挚爱的东南大学致以衷心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向筚路蓝缕、勇于创新的先辈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大力支持我校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校友、来宾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1991年至今,我已在东南大学工作了30余年。工作之初,正当我国开始实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建设战略。我有幸参与、见证了我国第一条省际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南京第一条地铁、苏州第一条地铁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市化的发展。我和学科老师们把教书育人的课堂搬到了工程中,从实践中探求真知,南京长江四桥、润扬长江大桥、禄口机场、南水北调工程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我们敢为人先,建成了全国高校唯一的原位测试实验室;我们发明的技术在祖国大江南北得到了推广应用,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是祖国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舞台,是东南大学的蕴厚土壤成就了我们的事业。

受长期专业学习、工作的影响,让我喜爱关注与地质有关的收藏(藏品),也常常能从其中汲取到精神力量:校史馆有一个陈列品,叫“光华柱”,是我们学科老师从国立中央大学西迁沿线主要地点采集的土壤制作而成,记载了抗战时期师生心系国家、不屈不挠的峥嵘岁月,传承着“力学勇毅、教育兴国”的西迁精神。去年开馆的东南大学地质博物馆,收藏有全国各地的1万多件珍贵地质标本,包括三峡大坝、南京长江大桥、川藏高铁、南海海底等重大工程岩芯标本,这些标本收集始于1953年,历经70年风雨,饱藏着历届师生校友对学校的深厚感情,表达了爱校荣校的拳拳之心。件件珍品,无不体现着“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教诲,彰显着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校风,铸就了东大人自强不息、勇于创新、心怀天下、追求卓越的基因,也镌刻了学校的沧桑巨变:一块学院大楼的地基,记录了东南大学交通学院从一个教研室,经过几代交通人的孜孜追求,成为全国排名第一的行业翘楚的历程;屹立在湖畔的“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建设指挥部”纪念碑,铭记着九龙湖校区从无到有、整体搬迁,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奋斗历史。如今,东南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综合性大学,呈现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成就、新气象,我们为此感到由衷的自豪!

121年来,东南大学始终与国家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奋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为我国教育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作为新时代的东大教师,我们须踔厉奋发,坚持“四个面向”,竞技国际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突破绿色智能建造、低碳交通等领域关键技术难题;我们应秉持“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理念,争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先生;我们要践行“止于至善”的校训和课比天大、生为首位的教育理念,争当立德树人的践行者,切实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学习力、创造力、领导力,以实际行动为培养具有国情怀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发展的领军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今天我们聚会庆祝121周年校庆,耳边仿佛又听到“1-2-11-2-1”这催人奋进的行军号角,让我们整装迈步、跨越奋进、迎接东南大学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南大学路2号交通学院 邮编:211189

邮箱:seutc_official@126.com

    欢迎关注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