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点一盏灯,只为那一抹微笑——记交通学院09级研究生王均样

时间:2014-12-08浏览:763

在肯尼亚生活着这样一群中国人,他们远离故土,耕耘在各行各业,有人将自己的大半辈子奉献给了非洲,有人怀揣着梦想与激情在非洲挥洒青春,有人热爱这片土地把它视作第二故乡,他们在东非大地上书写着各自的故事。

‍        还有这样一群肯尼亚人,他们望向东方,被中国深深地吸引,或出于热爱,或出于机缘他们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中国和中国人让他们的人生与众不同,他们的故事也因有了中国而变得精彩纷呈。‍

‍        这些中国人和肯尼亚人,他们的面孔镌刻着时代的印记,他们的故事讲述着中肯友谊。他们就在你我身边。

   王均样:就职于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肯尼亚办事处,年轻的80后工程师。09级研究生,2012年毕业于东南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毕业便来到肯尼亚,决定来非洲工作是出于想趁年轻时开拓视野,认识不同的世界,体验不一样的人生。他在非洲这片土地上为梦想为人生努力着,却也没有忘记点亮他人的梦想,就像他自己说的,梦想,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无论贫富贵贱,如光一样。

    光是灿烂强大的,打破黑夜沉寂,开启每轮黎明;光是纯洁公平的,照亮世间万象,不分善恶美丑。光,总能带给人无限希望和力量,困境中的人憧憬光明,那就点一盏灯,驱散他周遭的阴霾,也温暖自己的内心。‍‍

    王均样,27岁,来自山东日照。研究生毕业以后,他便奔赴非洲这片美丽的土地——肯尼亚。父母从没想过他有一天会出国,他们是地道的农民出身,只盼望孩子多读点书,好找份稳定工作,不再重复他们艰辛的老路。王均样的父亲是个有想法的人,年轻时就开始义务收集村里的农副产品,运到县城批发出售,省去了大家每季储藏和运输的麻烦。在那以前,村里人都靠体力背到镇子集市上散卖,既耗时间又卖不起价格。乡亲们从前就想,要是能足不出户就把货给卖了该多好,王均样父亲的这一举动可是圆了村里人多年的梦。

    在王均样的回忆中,他很早就习惯了父亲装完货深夜回家的咳嗽声。有时也听母亲抱怨几句,说收货价格那么高,不仅赚不了几个钱,赶上行情不好或者下家赖账,自己还得倒贴,孩子学费都还没凑够。父亲总是笑而不语,搪塞了事。几个邻村看父亲做得轻车熟路,也让他一并把货收了,父亲便成了一名专职的“二道贩子”。

    王均样考上大学那年,他的父亲手底下已经有十几号人帮忙跑腿儿,业务也不局限于村里的农副产品了。他的父亲曾说过,家里条件改善了不少,但我们不能忘记初衷,赚钱不是目的。父亲的“生意”支撑了王均样在南京读研的费用,他很幸运地成为了镇上第一个研究生。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就是这个道理吧。

以下是记者采访王均样实录:

    记者:父亲靠做小生意支持你的学业,使你成为镇上第一个研究生,父亲对你的影响是什么?

    王均样:做人要诚恳,做事要用心。

    我在肯尼亚工作两年了,每天在现场带领当地员工进行道路建设,相处久了,也对他们的生活状况有了一定了解。大多数工人的生活都非常艰辛,尤其是在贫富悬殊、物价居高的首都内罗毕。他们的工作收入,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为此,项目部还专设了“员工应急基金”和“困难员工家庭补助计划”,不少人得到了帮助。

    偶尔工作间隙,我会去路边小贩摊上买一些煮鸡蛋、烤玉米,还有一种叫做Ugali的当地食物,午休时间分给大家吃,听他们讲当地习俗和身边的故事。其中一次,司机提到一个叫Maureen(莫琳)的15岁小女孩。她住在项目沿线,幼年时父亲去世,母亲熬不住艰辛,扔下她一去不返。Maureen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只好投靠未婚先育的姐姐。姐姐并没有稳定的工作,还独自带着不满周岁的婴儿,只能给富人家做钟点工,拿回少得可怜的报酬,生活已十分艰难,根本无力再负担Maureen读高中的学费。司机讲完叹口长气,又开始聊别的话题,后面的,我一句也没听进去。

    小姑娘的故事,直到夜里还在我脑子里萦绕,挥之不去。我想起中学时候最要好的同桌,他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由于家境贫寒不得不放弃上大学的机会,现在在老家做点小买卖维持生计。司机打听到Maureen的住址,原来就在离我不到1公里的地方。

    记者:在听到肯尼亚小女孩Maureen的故事后,她的遭遇让你十分牵挂,为什么?

    王均样:首先我觉得现在我有能力能帮助她,我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其次我不想让她跟我之前的很多同学一样,因为学费,失去一个学习的机会。

    我永远忘不了第一次踏进她家时心底那股酸楚。严格说,那都不能叫做“家”,是几张破旧铁皮搭成的临时棚子,感觉随时可能被暴风雨摧垮。屋内狭小、凌乱,重重的湿气里弥漫着发霉的味道,唯一整洁的是油灯旁被翻得发黄的圣经,这可能是她们仅有的希望和精神支柱。这样的家境,倾尽全力也不可能凑齐Maureen每学期2万肯先令(约合1500元人民币)的学费,姐姐说一日三餐都保证不了,还上什么学。她说Maureen能完成小学和初中的学业,也是靠她老师的长期资助,无奈高中学费实在太昂贵,老师也无能为力。学校报名3天后截止,Maureen却早就跟着姐姐出门学做钟点工了。那是我第一次见到Maureen,可能是因为胆怯或者沮丧,她总是躲在姐姐身后,不怎么说话。

    Maureen的境况比我想象中还要糟糕,我清晰记得中学同桌整理书本离校的背影,当时真希望能替他交学费。

    然而,在我表达来意后,Maureen看起来并不怎么兴奋,只是愣了愣神,这出乎我的意料。第二天,我拜访了那位长期捐助Maureen的老师,并一起去了录取MaureenS.T Mary Girls School(圣玛丽女子高中),替她交了学杂费,买了课本、文具、校服和生活用品等。一整天下来,Maureen没跟我说几句话,直到我办完入学手续,老师领着她去学生宿舍安置妥当后,她才渐渐开始亲近。她含着眼泪说,把行李放到床位上,才确定这里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突然有人如此关心自己,而且是素昧平生的外国人,当初不敢轻易相信。也许是曾经经历的苦难,让她变得如此谨慎。

    记者:是什么让你决定资助这个小姑娘,并且一直到她读完大学?

    王均样:我一直相信只要给她机会,她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校方指定学生自备一本基督教材,我几乎找遍了附近所有书店都买不到,说是一周前就被准备入学的孩子买断货了。我托了几个市区的朋友好不容易才找到,次日一大早送到了Maureen的学校。在教室门口见到她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她的眼里添了些希望。

    学校第一次放假的时候,她来到我施工的路段,和我分享学校里的趣事,她说学校里的条件比家里好多了,吃住都有保障,只需要专心学习,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我看她精神状态很好,谈吐也活泼了许多,能让她暂时忘记痛苦的遭遇,和其他孩子一样开心求学,我倍感安慰。我叮嘱她一定要好好读书,因为那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学习费用方面不用担心。她郑重地点点头,说:“I dont know how to appreciate, but you have already changed my life.” (我不知道该如何感激,但你已经改变了我的人生。)

    记者:Maureen说你改变了她的人生,那么资助这样一个异国小姑娘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王均样:看到她的笑容,我就心满意足了.

    一有空,我就会去学校了解她的情况,老师说,她比其他孩子勤奋懂事,成绩也不错。我准备一直资助她到大学毕业,即使哪天我离开肯尼亚,我也会委托这边的同事,替我在每学期开始前支付Maureen的学费,并继续关注她的生活状况。Maureen说,将来到中国留学深造是她的梦,因此一定会加倍努力学习。

    记者:Maureen现在的情况如何?

    王均样: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她过得挺好的,学习也一直进步中,从刚入学的第八名到了这次的第三名。


    梦想,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无关贫富贵贱,如光一样。


 

 

版权所有@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南大学路2号交通学院 邮编:211189

邮箱:seutc_official@126.com

    欢迎关注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官方微信平台